典型案例

天津球迷辱骂韦世豪被行拘 7 日,足协通报强化文明观赛

2025-07-21

7 月 18 日晚,中超联赛第 17 轮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成都蓉城的比赛中,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球迷失德事件。天津球迷姜某某(系 “虎翼助威团” 领喊人员)使用扩音设备持续辱骂成都球员韦世豪及其妻子,言语之恶劣甚至导致直播多次消音。这一行为不仅引发赛场混乱,更促使天津足协与警方迅速介入。7 月 20 日,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依法对姜某某作出行政拘留 7 日、禁止观赛的处罚,天津足协同步发布声明,强调 “任何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都与足球本质背道而驰”。

一、事件经过:辱骂升级与红牌争议

比赛进行至第 85 分钟时,韦世豪因与看台球迷口角被出示首张黄牌;补时阶段,他因踩踏门将闫炳良领到第二张黄牌,两黄变一红被罚出场。离场时,韦世豪情绪崩溃落泪,而看台上针对其家人的辱骂声仍未停止。监控画面显示,姜某某作为领喊者,自赛前热身起便通过扩音器组织辱骂,内容涉及对韦世豪妻子的性羞辱及对其母亲的侮辱,甚至出现 “饺子” 等极具攻击性的绰号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天津赛区赛前明确禁止携带扩音设备入场,但姜某某仍将其带入,暴露出安保管理的漏洞。律师指出,此类行为已涉嫌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 24 条关于扰乱大型活动秩序的规定,情节严重者可处 5-10 日拘留。

天津球迷辱骂韦世豪被行拘 7 日,足协通报强化文明观赛

二、多方回应:从足协声明到俱乐部整顿

事件发酵后,中足联于 7 月 20 日凌晨紧急发声,谴责 “无底线侮辱球员家属” 的行为,强调将联合公安部门打击赛场暴力。成都蓉城与天津津门虎俱乐部均转发声明,后者更承诺 “整顿观赛环境,清除足球文化毒瘤”。天津足协在声明中特别提到,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文明观赛教育,维护 “公平、安全、干净” 的联赛环境。

中足联随后开出罚单,对天津赛区通报批评,并对涉事看台实施空场 1 场的处罚。这一处罚依据《全国足球比赛赛区安全秩序规定》中 “主队对看台行为承担连带责任” 的条款,与 2023 年青岛海牛因球迷投掷杂物被空场两场的判例一脉相承。

三、韦世豪的争议与舆论撕裂

事件中,韦世豪的情绪失控成为焦点。他不仅因两张黄牌离场,更在赛后被部分网友指责 “脾气暴躁”。事实上,韦世豪过往多次因争议行为引发讨论:2019 年铲伤杨世元导致停赛 6 场,2022 年世预赛错失关键机会遭球迷怒斥,其 “天赋被性格耽误” 的标签早已深入人心。此次被辱骂后,有声音认为他 “为国足成绩背锅”,也有网友翻出其曾辱骂河南、山东球迷的旧账,称 “报应循环”。

心理学专家指出,球员家属成为攻击目标的现象,折射出球迷群体中 “情绪投射” 的心理机制 —— 当对球队成绩不满时,部分人会将愤怒转移至个体身上。这种恶性循环在 2015 年郜林事件中已有体现:辽宁球迷辱骂郜林妻子,后者扔鞋反击,最终被禁赛 5 场。

四、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审视

此次事件的法律处理具有标杆意义。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者可处 5-10 日拘留。律师付建强调,姜某某使用扩音器扩大影响,属于 “情节严重”,其行为已超出普通情绪宣泄,构成对他人人格权的侵害。此外,天津赛区若未能及时制止辱骂,可能面临中足联进一步追责,包括罚款或取消主场资格。

在行业层面,中足联今年 3 月发布的《文明观赛倡议书》明确禁止 “地域歧视” 和 “攻击性语言”,而南都等媒体此前发起的抵制 “饭圈化” 倡议,亦呼吁球迷回归体育本质。此次事件后,如何通过技术手段(如 AI 识别辱骂声、加强安检)和制度设计(如球迷信用积分制)预防类似事件,成为联赛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。

足球的魅力在于竞技精神与情感共鸣的平衡。天津球迷的助威文化本是联赛亮点,但当 “主场气势” 异化为 “主场霸凌”,不仅伤害球员尊严,更玷污了体育精神。此次姜某某被拘、看台空场的处罚乐鱼体育官网,既是对个体行为的惩戒,也是对整个足球生态的警示 —— 唯有敬畏规则、尊重对手,才能让赛场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舞台。正如天津足协在声明中所言:“热爱绝不能以伤害他人为代价。” 未来,如何将口号转化为行动,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决心。

(本文综合自光明网、扬子晚报、上观新闻等报道)